大兴调研解难题,提升效能建新功
——生产系统第三党支部调研成果交流大会
为贯彻落实所党委要求,围绕如何促进生物所高质量发展,生产系统第三党支部于2023年8月25日在马金铺二楼会议室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了干部调研成果交流,会议上各中层干部针对自己的调研课题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首先由王东宝分享自己的调研课题《如何保持团队的稳定的工作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发现的问题是科室工勤人员占比大,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科室人员流动大,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科室对111名员工进行了沟通交流调研,员工提出了问题,一是工勤人员待遇问题,二是科室管理问题,科室将再组织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对不合理的进行整改,进一步提升科室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能;三是还有一些人员思想的问题。一部份是对政策和制度的不了解,形成误解;一部份是不合理诉求,一部份超出单位实际情况,问题多,情况复杂。针对这一类问题,科室将召开工序长级别会议,先进行讨论。然后召开全室大会,进行进一步专题讨论,从思想上逐一进行疏导、澄清、讲解。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需要耐心,也需要大量时间。
赵卫中分享调研成果《青年员工的工作、思想现状及其影响》,通过对青年员工工作期间的现场调研和谈心谈话座谈活动,深入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现状,针对青年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有上进心的员工进行认真培养,为我所的生产事业输送年轻的且附有责任担当的新鲜血液。
钟汉斌分享调研成果《生产工作节能增效调研》,主要针对配液系统实罐SIP方式进行调研,把工艺从工业蒸汽进夹套+纯蒸汽直接进罐的模式优化为全过程工业蒸汽进夹套方式,以实现节能增效。
龙润乡分享调研成果《检测试剂市场化可行性研究》,结果是疫苗用检测试剂作为非医用检测试剂不需注册,生产质量符合企业标准,有市场需要即可销售。
杨卉娟分享调研成果《多联多价疫苗项目(菌苗)规模化生产工艺平台建立》,从研发到产业化工艺放大要考虑工艺符合性、法规符合性、安全性、经济成本等,进行前瞻性分析,建立科学、先进、高质高效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平台,加快我所多联多价疫苗上市进程,减少上市后的变更,和国际接轨,早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高我所疫苗的国际竞争力。
杨普珊分享《在新<法规和条例>下如何做好我所销售产品干线运输和支线配送服务的思考》, 在现行法规中,对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同一家疫苗生产企在同一地区疫苗配送企业不得超过2家,没有明确这2家是指干线配送2家、支线配送2家还是一支一干的共计2家,各省药监部门对上述法规理解执行尺度都存在较大差异。二类疫苗委托储存运输备案是疫苗冷链配送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疫苗质量、追溯能力以及监管合规性至关重要。
解决方法:加强政策学习、进行业务沟通建立统一的备案标准。与各省药监部门就政策和条例内容进行沟通讨论,在现行《法规和条例》的框架内争取建立统一的备案标准,减少不一致性对备案流程的影响。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备案要求的统一和标准化,加强对药监文件解读的准确性,针对各省药监颁布文件的解读,要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朱云分享调研成果《多联多价疫苗项目(菌苗)原液车间原液生产用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进度的调研》,组分无细胞百白破Hib-sIPV联合疫苗目前市场没有一家国内疫苗生产企业上市,还处于研发阶段,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我所多联多价疫苗项目4号楼菌苗原液车间能否按期完成设施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尽快启动工艺验证、完成临床实验,率先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是影响我所未来产品拓展升级、品规多样化、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决策。通过调研发现除发酵罐推迟接近1个月到货外,其它设备基本都能按期到货。原因分析:一是联苗还处于研发、临床试验阶段,需要多次沟通交流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导致招标时间推后。二是招投标周期长,合同签订流程长,审批部门多,手续繁琐,供应商生产时间长。解决办法:一是与研发组沟通交流和学习,尽快确定工艺关键节点后对设备的选型采购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督促供应商加快制造进度。到设备制造现场沟通督导,现场协调,要求供应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优化步骤、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班加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货。
本次会议中,各中层干部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在如何提效能、建新功的问题里,提出了自己深刻的思考,把该思想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更好地推进生物所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